斗门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端,地处珠海、中山、江门三市交汇处。1965年7月由中山、新会划出部分镇村建县,1983年7月归属珠海市管辖,2001年4月撤县建区。现全区面积674.8平方千米,辖井岸、白蕉、斗门、乾务、莲洲5个镇和白藤街道,有101个行政村、25个社区居委会,户籍人口35万多人。是着名侨乡,有海外侨胞、港澳台同胞16.6万人。斗门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。宋太祖赵匡胤之弟赵匡美等南宋皇族后裔赵氏子孙聚居于斗门镇,并留下明清古院建筑代表作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“菉猗堂”。珠海第一个中共基层党组织小濠冲党支部诞生在斗门。区体校被命名为“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”,培养了“亚洲蛙王”曾启亮、雅典奥运会乒乓球银牌得主李静等本土优...[详细]
斗门区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角,即磨刀门到崖门之间。即东经113°0.5′至113°25′,北纬21°59′至22°25′之间。从赤鼻岛至白蕉七围交界线,东西之间最宽33.4公里。总面积674.8平方公里。水资源(一)当地水资源斗门区降雨在1100至3339毫米之间,年平均降雨量为1998.8毫米,年平均径流深为1201毫米,年径流总量为9.3亿立方米。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.50。斗门区陆地面积为11平方公里,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2.1毫米,浅层地下水总量约为0.50亿立方米。(二)客水资源过境客水为769亿立方米。其中磨刀门水道523亿立方米,鸡啼门水道140亿立方米,虎跳门水道106亿立方米。综览主客水量:全区平均每年拥有淡水资源约为778.8亿立方米,人均拥有水量26.65万立方米...[详细]
斗门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。宋太祖赵匡胤之弟赵匡美等南宋皇族后裔赵氏子孙聚居于斗门镇,并留下明清古院建筑代表作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“菉猗堂”。珠海第一个中共基层党组织小濠冲党支部诞生在斗门。区体校被命名为“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”,培养了“亚洲蛙王”曾启亮、雅典奥运会乒乓球银牌得主李静等本土优秀体育人才。斗门“水上婚嫁”、“装泥鱼习俗”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斗门毗邻港澳,位于粤港澳紧密合作的核心圈,与澳门陆路相接,与香港海路相通。靠近高栏港和珠海机场,西部沿海高速、江珠高速贯通全境。现有富山工业园、新青科技工业园、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“三大园区”和惠普智慧产业园、应急装备产业园、滨海医药港...[详细]
【概况】井岸镇位于斗门区中部,是斗门区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面积99.6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18.6万人,户籍人口10.29万人,下辖15个行政村和9个社区居委会。2017年,井岸镇坚持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五大发展理念,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、城乡协调发展、民生优先发展三大战略,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。201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97.88亿元;固定资产投资55.99亿元,同比增长16.7%;建筑业产值23.04亿元,同比增长86.26%;批零和住餐营业额27.49亿,同比增长41.56%;实际利用外资262万美元;外贸进出口总额696007万美元;外贸出口总额539910万美元。【经济增长】2017年,井岸镇打造以伟创力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、以光宇新能源和运...[详细]